余惕君:身心靈多維養生觀
2013/6/21 余惕君(上海銘源集團常務副總裁)
健康本是身心合一的結果,體壯為健,心怡為康。疾病並非僅是肉體失衡,而是源於「多元因數」。「體」為人之本,但人的身體除了粗重體的肉體外,還有微細體的氣體、情感體和自我意識體。
「人活一口氣」,氣體對於人的作用不言而喻。《黃帝內經》中講:「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。」這已為現代科學實驗所證實。在生氣、沮喪等負面情緒狀態下,心率變異呈現不規則,這顯示神經系統中掌管身體節奏的自主神經系統失控,彼此不協調。而在感恩、關懷、慈悲、憐憫等正面情緒狀態下,心率變異是連續的,這種狀態顯示自主神經相互平衡,心血管功能良好。
焦慮是現代人的流行病,人類歷史上從未有像現在那樣快速的生活節奏。焦慮的病因則在於壓力,壓力使人身心不協調。克服壓力最主要的方法不是去減少造成壓力的事務,而是改變對外在事物的認知。唯一解決壓力的長期、有效的辦法,是徹底改變心念,從一個更廣闊的角度去看待生命。
靜坐是轉換心境的一個有效的方法。
臺灣靈鷲山心道法師所宣導的「一分鐘禪」對於安定現代人的焦慮之心,簡便而易行。
深呼吸
達到身心合一的簡便方法是控制自己的呼吸,呼吸就是生命,生命在呼吸之間,廟門前的哼哈兩將就是意喻呼吸,哼是呼,哈是吸,踏進廟門,如同進入生命之門。
正常情況下,我們很少意識到呼吸,但人卻可輕易地改變呼吸頻率。心臟是身體中最強的振盪器,我們很難控制心跳,但卻可以透過訓練呼吸頻率,通過靜坐關注自己的呼吸(數息、觀息、隨息),控制心跳頻率。
靜坐的好處如同動物冬眠,使心跳呼吸速率下降,緩和人體對壓力的反應,降低人體對氧氣的需求,有效提高血液中的氧氣濃度。一個人在正常睡眠過程中,需要經過五六個小時,才能明顯降低對氧氣的需求,但人在靜坐時,馬上就可降低,同時可減少血液中乳酸數值,也就是減少身體在代謝過程中的廢物累積,這些都有科學驗證。此外,靜坐能大大降低焦慮指數。
正常的呼吸是正常吸氣後接以細而長的呼氣,不正常的呼吸是急而短,上氣不接下氣。當我們學會靜坐,利用腹式呼吸,眼觀鼻、鼻觀心,意守丹田,不僅情緒更沉穩,立刻進入身心同步狀態,引導身體頻率,如心跳、腦衝動減緩,此時每個細胞都充滿能量,體溫也會因而下降。
合掌
十指連心,十方法界皆由心生,關注自己的心,尋求自我。
生起慈悲之心,慈能予樂,悲能拔苦,慈悲同心。在慈悲中,我們的內在是平和的。心靈的平和是幸福,身體的平和是健康,靈魂的平和是自在。平和中,人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。
放鬆
放鬆身體,放下壓力,放下自我,放下一切,活在當下。
人的苦惱或是來自於對過去的悔恨,或是來自于對未來的焦慮。
活在當下,也就是回歸自我,身心合一。
讓回到心的原點
願者,原心,真正的身心合一,由此而產生的力,則謂之「願力」。「願」越大,力量越大。
尋求自我,「我」字就是「找」字上面加一點,尋找那一點,那一點就是心的原點。
「我」字不是左右、上下、內外結構,而是圓形結構,寫「我」字如同畫一個圓,那是意喻尋求自我的過程就是尋求人生大圓滿的過程。人生有小圓、中圓和大圓,分別與身體、物質和心靈;自覺、覺他和利樂眾生相對應。
深呼吸是為了靜心,合掌是為了專心,放鬆是為了當心(把心安於當下),而最終都是為了原心(讓心回到原點)。
人的生命有「身體、心智、靈性」三個層次。對於生命而言,身體和物質需求的滿足是必要的,心智即文化和精神需求的滿足是需要的,而靈性即心靈和宗教需求的滿足是重要的。身、心、靈全面發展貫穿於人的全部生命過程,但在不同年齡階段其重心有所不同。人在三十歲前後,其重心應是在身體層面;四十歲以後,重心應是在心智層面;五十歲以後,重心應是在靈性層面。這也就如《論語》所說: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。
身心靈的和諧同時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的弘揚。
孔子、老子、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就開始引領我們去追尋健康、知識、智慧、幸福的源頭,他們各有各的道,但畢竟九九歸一,殊途同歸。
儒家重視人與人的關係,由此形成了君臣、父子、夫妻、上下的倫常程式,讓一切關係運行有度;道家重視人與自然的關係,由此形成了道家道法自然、自在逍遙的出世情懷。佛教自印度東來,便在這樣的文化底蘊上,發展出屬於中國特色的「人間佛教」,既重視人與人的關係,也重視人與自然的關係,而這一切的根本是在於自己如何做人。
漢字的「心」,如同一個盛器,托起三點,而這三點,是否也可以看成儒釋道的象徵?大而化之,中國傳統文化,包括人的整體健康、人的一生安詳就是這心的三點。(轉載自《醒獅國學》2013年2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