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養法則:以溫潤調和 搭清涼對消
2017/4/7
圖:沈仲怡、黃丞萱 文:黃丞萱
文章來源:平安禪網站
趁著午後空檔,邀請阿雀老師分享她數十年的調膳心得。
從事餐飲業的阿雀老師,經營餐廳期間有著嚴謹的管理模式,加上自身對中醫食療有非常大的熱忱,年輕時就在高雄開班授課,初期為了讓來參與課程的學員邊學邊做,還能親身實地去認識食材的五行、陰陽平衡、自然療法等,從此輾轉各地教學至今,他一邊教授、也一邊學習從中受益。
今年初的一次因緣下,得知心道大和尚希望將飲食養生融入靈鷲山禪修特色,這不就是阿雀老師多年的專業與興趣,難得能將畢生經驗奉獻給大眾,他毫不猶豫毅然承擔,自此,放下家中舒適生活,來到山上與大寮香積志工一起工作,彼此培養默契,將所知的給予大家,共同分享。
在接下無生道場養生顧問後,為了找尋當令食材,想起自己過去曾經走訪山中小農,在路邊販售所種植的蔬菜,當時就對於將同樣的蔬菜分成兩堆感到好奇,順口問了才知,原來這些蔬菜都是剛採收的鮮品,只是將漂亮的、賣相好的販售給他人,不起眼的、較醜的則等散市後帶回家自己食用。同樣新鮮的蔬菜,難道會因為賣相不好,營養價值就有所折損嗎?思索著這個問題,阿雀老師對當地小農的這些所謂「格外品」農作物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因此,他又回到山中,爽朗地與小農定下契約:往後道場直接向小農定時收取農穫,如此一來,農人們不用擔心農作物沒有營收,大寮的廚房也不愁缺乏食材,雙方藉此結了善緣,讓作物不被糟蹋、讓辛勤農人的經濟得以維持、也讓山上的禪行者有了豐足的能量。
但新鮮食材要怎麼搭配呢?一般人認為中醫博大精深、艱澀難懂,然而一切道理不脫中庸而已,若食材酸苦偏寒,就以甘潤溫暖調和;如食材過於辛熱旺火,便搭配清涼以對消。阿雀老師深知食性的寒熱滋味,必須互補互消,或是對應節氣,例如此時恰好是春天,對應節氣與五行,正是吃綠色蔬菜的好時節,而初春未脫寒冬,加上禪修者大多以蔬菜瓜果等寒性食材為主,此時就應搭配暖薑或是桂圓、紅棗等溫潤的食材,身體暖了,自然有動能,無論是禪修的打坐、行禪,都更活力自在。
大寮有法工們用心烹煮的齋膳,但為了顧及營養均衡與能量的互補加成,阿雀老師想出了另一個方法:將數種水果、穀物、堅果一同放入果汁機打成養生飲。雖然用餐時已攝取米飯與蔬食,飯後一杯養生堅果飲,作為結尾,將缺乏的元素補齊,也將這一餐劃下完美的句點。
看似深奧,但在這日常簡單的飲食裡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:多元食材相互搭配,肉身的吸收即是一種能量的共生、再生。再看阿雀老師為挑選食材而牽起的因緣:山中小農提供道場食材、道場給予小農們經濟收入,不也是一種多元共生、相互依存?佛法與禪,的的確確存在於日常、存在於行住坐臥,禪修者的飲食,遵守大自然的法則、也納取了宇宙萬物相互結合的能量,這樣的眾緣和合,在脫文字相下,更讓人深刻體會。
多說無益,歡迎來無生道場享用一杯阿雀老師精心調配的養生飲,親嚐融合多元食材的芬芳甘甜,您將親自體會這不言自明的美好禪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