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壽「心」法
2016/12/16
圖:周智芬、李信男 編輯:劉湘吟
文章來源:靈鷲山平安禪網站
「養生」是人類社會中的顯學,也是一門大學問,雖然已有許多老祖宗、前人的經驗和智慧,但和任何學門一樣,少不得要與時俱進。我們來看看由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麗莎白•布萊克本、卡蘿爾•格雷德和杰克•紹斯塔克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所發現的「長壽秘訣」——竟然和飲食、運動等人們心中常見的選項都無關?而這份研究結果也得到了醫生的認同……長壽的秘訣到底是什麼?
延緩人類衰老的長壽之道有三,若想活到百歲,合理膳食占25%,其他占25%,而最重要的是「心理平衡」,占50%決定性因素!
《黃帝內經》中載:「百病生於氣也。怒則氣上,喜則氣緩,悲則氣結,驚則氣亂,勞則氣耗……」所以,心情直接影響身體狀態。
現代醫學也發現,舉凡癌症、動脈硬化、高血壓、消化性潰瘍……人類65%~90%的疾病和心理的壓抑感有關,這類疾病被稱為「心身性疾病」。
因此,要健康,首先要有健康、平衡的內在心理,也就是智慧、修養、修為。其次,生活要有目標。「目標感很強」能激發生命活力,對健康有益。
英國科學家曾進行一項研究,對一群40~90歲的受測人追蹤調查7年,結果發現︰沒有明確生活目標的人,病死、自殺的人數是有明確生活目標者的兩倍,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也高了一倍。
為了激發生命活力,不妨為自己設立一些切實可行的「目標」,不必太困難,學唱歌、學下棋、學拉胡琴……都可以,也使生活更豐富。
多做助人的好事
研究人員發現,常常給予別人物質上的幫助,能使致死率降低42%;常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,能使致死率降低30%。美國有一位醫學研究員曾經做了一項研究,他將106名未滿20歲的學生分為兩組,一組是義工組,另一組是後備組;10個星期後,義工組學生的炎症癥狀、膽固醇水準和體重指數都明顯比後備組低。
幫助別人,竟然會產生醫療作用?為什麼?
因為,做好事、幫助別人時,心裡會產生一種愉悅感,這會使身體內的壓力激素水準降低,並促進分泌「有益的激素」。精神病流行病學專家甚至說:「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,是預防和治療憂鬱症的良方。」
長壽的一項秘訣是家庭和睦。
美國兩位心理學教授在20年的研究後發現: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中,「人際關係」名列第一,因此這兩位教授說︰「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、經常運動和定期體檢更重要。」
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針對268名男性的追蹤調查也發現:對人類而言,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「和別人的關係」。如果沒有好的人際關係、缺乏社會支持,對一個人健康的危害等同於吸煙、不運動。
美國一位精神病學家在一項長達25年的「人格與心臟關係」的追蹤調查中發現:心胸狹隘、名利心重、敵視情緒強的人,死亡率高達14%;而心胸開闊、助人為樂、性格隨和的人,死亡率僅為2.5%;前者心臟病的發病率也是後者的5倍。
分析其中原因,這位精神病學家說:「人際關係不好,讓人心裡充滿憤怒、怨恨、敵對和不滿情緒,會使交感神經時常處於亢奮狀態,分泌過多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,危害健康。」
友善對待周遭的一切,即使只是一個默默的祝福、一個微笑、一個正向的念頭,都能使我們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濃度增加,增強免疫系統。
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呢?原來,心存善念、樂於助人、感恩包容……這些美好的品質,竟然就是長壽的秘訣!
就從今天起,開始學習、實踐長壽「心」法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