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1
  • 2
    
首頁 » 最新消息
最新訊息
 
默會和合作
2018/3/28

如果要讓你自己和孩子學習到合作,請記得帶孩子一起去參加必須合作的工作

撰文.呂松庭

我在國中時曾參加童子軍,很多經驗早就忘光,卻記得打繩結的感覺,似乎那已是我身體的一部分。

  學打繩結,在我那時代露營或是野外求生,常常能派上用場。首先從口訣練習起,我特別記得某個基本繩結的口訣是「大繩套小繩,小繩翻過來。」然後就是密集的練習,我總是拿著一根繩子嘗試各種結的打法。要是手上沒有繩子,就在想像裡翻動著手指,讓繩結成形。心理學家說,身體有一種記憶,當你的想像和練習反覆到烙下痕跡,就會內化成一種藏在身體內的知識。

  根據猶太裔哲學家博藍尼提出的「默會知識」TACIT KNOWLEDGE),那些隱藏在身體裡面,而無法用言語說出來的知識,都屬於這一類,博藍尼有句名言說:「我們理解的多於我們說出來的。」我想,在我少年時代,那重複練習打繩結的光陰,也造就了我的默會知識。如果有人問我要怎樣打繩結,我也許還說不上來,就像有些不懂騎腳踏車的朋友問我騎腳踏車的秘訣,我說:「沒有秘訣,就是騎上去啊。」他們同樣不懂我的意思。

  默會知識在人類的行動間,俯拾可見。禪宗公案裡的會心微笑,響徹天地的狂狷大笑,都是真性情的默會知識,真的說不得,無從理得。所以,當我們的情緒暫時找不到答案,當我們覺得生命走進迷宮,卻舉目無人可以伸出援手的時候,請你停下來,緩一緩,聽聽身體的默會知識要透露給你的訊息。

  但有一個問題悄悄浮顯心頭,在需要合作的集體行動裡,有沒有默會知識存在的空間?

  日本連續劇《醫龍》提供了默會知識和合作最佳的演出。一名外科手術高超的天才醫師卻需要組成一個團隊,才有辦法進行心室減容手術,這個團隊必須有麻醉師、工程師、護理師的加入,在手術進行的當下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,一起完成了一項艱鉅的手術,但是,即使那個時候,每個人都用他們的身體在施展著自己的默會知識。

  合作,其實就在這樣的脈絡下進行。想想看,當我憑練習熟悉了打繩結,我還是得靠眾人的力量,才能完成露營的所有工作。合作,並不是責任的分攤或是稀釋,而是結集眾人平時的默會知識,完成了一項必須眾人參與才得以完成的使命。

  在現代社會裡,我們已習慣了一個人的努力和競爭,如果要讓你自己和孩子學習到合作,請記得帶孩子一起去參加必須合作的工作,那也許是露營,也許是跟孩子一起到靈鷲山各地的佛堂參與共修,也許是一份家庭作業。

  請記得,當每個人嫻習自己的技藝,變成身體的默會知識,踏出去,參加一個更龐大的任務,那就是合作的開端。


有緣人電子報連結: 
<https://issuu.com/ljm093/docs/2018_256>